走进西里镇的青山绿水间,一幅产业兴、人居美、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。2023年,学校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胡英盛、田晓东、李方林、葛鹏涛进驻西里镇四个行政村,他们统筹协调各方资源,通过产业项目建设、美丽乡村打造、电商人才培育三大板块,在推动帮扶村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村协同共富,探索出一条“产业筑基、文化铸魂、艺术赋能”的乡村发展新路径。

夯实振兴根基:产业项目激活发展动能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“引擎”与“基石”。第一书记工作队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要求,以示范引领为工作导向,以最大化提升资金效益为总体目标,积极推进片区连片发展,崮前村“沂源红”苹果基地项目成为撬动产业振兴的“支点”。第一书记们聚焦项目建设,不断完善基础设施,他们修建环山产业路,打通果园运输的“最后一公里”;安装太阳能路灯,照亮村民“夜行路”;新建蓄水池,解决灌溉用水难题;新上水肥一体化设施,实现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精准滴灌”……昔日的荒坡草地摇身变为标准化梯田果园,不仅运输成本大大降低,苹果产量也实现巨大飞跃。实实在在的变化,让村民对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。

美术赋能乡村:艺术画笔勾勒发展蓝图
当专业美院遇上乡土文化,就碰撞出了乡村振兴的独特火花。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不断挖掘西里镇片区自然环境,积极联系派出单位多次进行村庄测量、走访、调研,完成镇区、片区、村落、韩莱路与苗庄河沿线等微景观提升改造设计,绘制出涵盖民居改造、景观营造、公共空间设计的“楷模之乡”片区规划图。他们利用假期时间,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打造了独具特色的“沂源红”主题墙绘,白墙黛瓦的民居与色彩斑斓的彩绘相映成趣,“一步一景”的乡村美学空间,让村庄既有了“颜值”更有了“气质”。他们组织专业团队为当地苹果设计全新品牌形象,不断优化形象IP,打造地域特色品牌;助力苹果宣传片拍摄,利用视频号对“沂源红”苹果进行宣传推广;开发文创工艺品,将苹果元素融入手工艺品创造……“沂源红”苹果正从当地的土特产向地域IP迈进。

双轨人才培育:电商美育播种发展希望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。针对村内果品销售范围有限、销售渠道狭窄、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,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借助农村电商发展的东风,迈出电商发展的第一步,在村内开启电商培训。邀请第一书记助农直播间、县内网红大V等,围绕直播实践与辅导、抖音直播与账号设置、短视频拍摄及剪辑技巧、直播话术等为村民进行专业授课,不断孵化本土主播人才。他们开设“乡村美育课堂”,邀请乐动网页版的专家教授和非遗传承人,教孩子们用植物拓印作画,用竹条编织花篮,自己动手制作漆扇,让艺术涵养心灵,“双轨培育”模式正在为乡村积蓄持久的发展动力。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,乡村美育课堂在山东省第二十届 “中国人寿杯” 少儿书画大赛中荣获1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,另有11位同学获得大赛优秀奖。

从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,振兴之路越走越宽。从山地果园的果香四溢,到艺术墙绘的乡愁印记,从电商培训的人气火爆,到美育课堂的童声欢笑,西里镇省派第一书记工作队用脚步丈量土地,用智慧破解难题,用实干书写答卷。站在帮扶村的山地果园里,第一书记们目光坚定。未来,这片被产业激活、被艺术点亮的红色热土,将继续书写新时代的“山乡巨变”。
(来源:鲁中晨报;图片:西里镇第一书记工作队;组稿:王伟杰;编审:刘阳;终审:孙磊)